Page 187 - 石油地质基础
P. 187
化, 可有全日潮和半日潮。潮位 <2m 的地区, 称为小潮差地区; 潮位为 2~4m 的地区,
称为中潮差地区; 潮位 >6m 的地区, 称为大潮差地区。
由地球重力场或海水温度、 盐度分布不均产生密度梯度而引起的海水流动, 称为海
流。其搬运作用要比波浪、 潮汐大得多。尤其对粘土等细粒沉积物, 可进行长达数百至
数千千米的长途搬运, 只是由于粘土物质的絮凝作用和有机物质的粘结作用, 它们才在
近岸陆棚区沉积下来, 否则粘土物质在经过长距离搬运后, 就可能全部沉积于深海中去
了。
3. 海洋沉积相划分
根据海底地形和海水深度, 可将海洋沉积环境细分为滨海、 浅海、 半深海和深海四种
环境( 图 6.36 )。滨海带指最大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地带; 浅海带指低潮面至大陆架边
缘( 水深 <200m ) 的地带, 半深海带对应大陆坡( 水深为 200~2000m ) 地区; 深海带对应
深海盆地( 水深 >2000m )。上述四种沉积环境分别对应滨岸相、 浅海陆棚相、 半深海相、
深海相四种相类型。
图 6.36 海洋地貌和沉积环境示意图
4. 海相沉积的一般特征
( 1 )岩石类型
海相组岩石类型极为多样。如砾岩、 砂岩、 粉砂岩、 粘土岩、 碳酸盐岩等在海相组中
广为分布, 尽管它们在陆相组中都有出现, 但其发育特征仍有不同。一般来说, 海相组中
各类岩石的厚度大, 分布广, 岩性稳定; 碎屑岩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高, 磨圆度及
分选好。
( 2 )沉积构造
海相组沉积中发育有各种类型的层理、 波痕、 雨痕、 泥裂及其生物遗迹或遗迹化石等
生物活动形成的构造。某些构造的组合可能在海相组或海相组的某些部分发育是较为
特征的。如低角度的交错层理、 滑动及流动构造在海相组中发育, 而水平层理、 韵律层理
等在深海盆地中发育, 槽状及弧形交错层理、 波痕、 雨痕、 泥裂、 盐类假晶在滨岸地区发
育。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