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5 - 石油地质基础
P. 185
的、 修饰的、 双脊的、 单峰的、 对称和不对称的、 小型和巨型的波痕等, 波痕的走向受到干
扰的现象极为普遍。生物扰动构造较为发育, 由陆向海数量和类型增多, 尤其在泥质沉
积物中生物潜穴和寄居构造较为普遍。
( 3 )生物化石
河口湾环境中以含有较多的受限制的或半咸水动物群为特征, 常见的有介形虫、 腹
足类、 瓣鳃类等广盐性生物。生物个体由陆向海变多变大。并可见有树干和植物碎片等。
( 4 )砂体形态
砂体长轴与河口湾轴向平行, 且纵向延伸较远, 宽度数十米至数百米。垂向剖面上
出现细分层现象, 并有旋回性。由于河口湾中河谷的多次迁移, 可产生多层透镜状砂体,
底界具明显的冲刷接触。
( 5 )沉积层序
河口湾充填沉积在垂向上为向上变细的沉积层序。如荷兰的马斯河口湾就发育了
一套下粗上细的垂向层序( 图 6.35 )。层序的下部单元由大型单向交错层理组成, 单个层
系可达 1m 厚, 层理特征说明古流向是单向的。层序的中部单元由大型及小型双向交错
层理构成, 流向显双向性, 显然在当时是受了潮汐流的影响, 向上部层系厚度明显减小,
表明了当时的流速明显减缓, 上部单元发育了脉状、 波状、 透镜状层理及小型槽状交错层
理。古代河口湾相沉积在我国亦有报导。如我国苏北金湖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被认
为是河口湾相沉积。四川峨嵋山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一至二段属于潮差区的河口湾沉积。
图 6.35 荷兰马斯河口湾中的沉积构造及沉积层序( 据范比克和科斯特, 1972 )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