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4 - 石油地质基础
P. 184
图 6.33 潮坪沉积的理想层序( 据但卡德, 1977 )
5. 河口湾相
河口湾发育于潮汐作用强烈的海岸河口地区。当海水大规模入侵时, 海岸下沉, 河
流下游的河谷将沉溺于海平面之下, 海岸河口区形成了向海扩展的漏斗状或喇叭状的狭
长海湾, 就称为河口湾或三角港( 图 6.34 )。
河口湾的发育与潮汐作用、 河流作用
的强弱有密切关系。在强潮汐河口区, 其
潮差一般大于 4m , 如果河流规模小, 泥砂
供应不足, 此时潮汐作用远大于河流作用,
有利于河口湾的形成。如我国的钱塘江口
属于强潮汐河口, 因此而发育为典型的河
口湾。中等潮汐河口, 其潮差为2~4m , 如
长江口。弱潮汐河口, 其潮差 <2 m , 如珠
江口。二者的河流作用大于潮汐作用, 则
图 6.34 河口湾地貌和潮汐砂脊
不形成河口湾而发育成为三角洲。
分布图( 据海斯, 1976 )
河口湾相具有如下沉积特征:
( 1 )岩性特征
以分选、 磨圆度较好的细砂和泥质沉积为主。砂、 泥比例取决于潮汐和河流作用的
强度以及泥砂的供应状况。在潮汐河口的砂质沉积物中常夹有泥质薄层。这种夹层是
由于潮流强烈扰动而呈悬浮状态搬运的沉积物, 在高、 低潮或平潮和停潮时期流速最小
时发生沉积所致, 它是判别潮汐河口环境沉积的重要标志之一。
( 2 )沉积构造
河口湾沉积中常发育着各种复杂多样的层理构造。它既有潮汐环境中常见的透镜
状层理、 脉状层理、 波状层理、 羽状交错层理, 也可见到因河流作用而形成的板状交错层
理、 槽状交错层理等。由于河口湾环境的水文状况复杂, 常形成各种类型的波痕, 如削顶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