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2 - 石油地质基础
P. 192

具体深度取决于海岸带的能量。
                 过渡带沉积比滨岸相沉积物细, 比滨外陆棚沉积粗, 一般为粉砂质砂及泥质粉砂沉
            积。有时因强风暴而成风暴砂层。与滨外陆棚相比, 砂层厚而数量多。
                 过渡带的生物发育特点是种类和数量众多, 可集中堆积成贝壳层, 生物扰动作用强
            烈, 常因此而破坏了原生层理而形成块状层。
                 ( 2 )滨外陆棚
                 滨外陆棚位于过渡带外侧至大陆坡内边缘的浅海区, 也常称为“ 陆架” 或“ 陆棚”。古
            代滨外陆棚沉积主要为粘土岩、 粉砂岩、 细砂岩, 砾岩较少, 并有大量化学岩及生物化学
            岩, 如碳酸盐岩, 部分铁、 锰、 铝、 磷沉积岩等。碎屑矿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高, 不
            稳定成分少, 圆度及分选较好, 但比滨岸相稍差, 填隙物多为化学胶结物。海绿石、 鲕绿
            泥石、 胶磷矿是常见的自生矿物。粘土岩可含有砂质、 铝质、 海绿石质、 硅质、 灰质、 沥青
            质、 黄铁矿等。
                 滨外陆棚可发育对称或不对称波痕及交错层理, 水体较深处水平层理发育, 尤其粘
            土岩中薄而清晰的水平层理发育。生物搅动构造、 底冲刷、 虫孔、 虫迹常见, 但没有干裂
            和雨痕。在较浅水的滨外陆棚区, 发育着种类和数量众多的生物, 如珊瑚、 海绵、 苔藓、 层
            孔虫、 藻类、 腹足类、 瓣鳃类、 腕足类、 棘皮类、 有孔虫、 头足类等。
                3. 浅海风暴沉积
                 风暴流沉积的形成与风暴掀起的巨浪密切相关。当风暴巨浪强烈冲刷海岸沉积物
            时, 回流将这些海岸沉积物带回海中, 形成砂泥含量很高的密度流。当这些密度流在风
            暴浪基面之下的安静水体中沉积时, 便形成具鲍玛序列的浊流沉积物( 图 6.40 )。当在风
            暴浪底与晴天浪底之间沉积时, 触及海底的巨浪峰谷在这些沉积物表面经过时, 由于它
            的运动无固定方向, 从而形成了具丘状交错层理的风暴沉积( 图 6.41 )。风暴岩垂向层序

            在一个沉积剖面上往往发育不全, 而平行层理和丘状交错层理是典型的风暴层理。



















                           图 6.40  类似鲍玛层序的理想风暴岩垂向层序( 据艾格纳, 1982 )




       178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