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4 - 石油地质基础
P. 194

不能到达, 氧气不足, 底栖生物稀少, 种类单调, 故不能形成底栖生物的显著堆积。
                 现代深海沉积物主要为各种软泥, 其中大部分属于远洋沉积物, 即多半是繁殖于大
            洋上层的微小浮游生物之钙质和硅质骨骼下沉堆积而成的软泥; 另一部分为底流活动、
            冰山搬运、 浊流、 滑坡作用形成的陆源沉积物, 以及局部地区各种矿物的化学和生物化学
            沉淀作用形成的锰、 铁、 磷等沉积物。此外尚有少量风吹尘、 宇宙物质等。
                 深海底层温 度 一 般 稳 定 在 1 ℃ 左 右。 现 代 深 海 的 许 多 地 区 存 在 着 流 速 达 4~
            40cm / s 的强烈底流, 它可引起沉积物的搬运, 并在沉积物表面形成波痕、 冲刷痕、 水流线
            理、 交错层理等。深海相的波痕可以呈对称、 舌形、 新月形等, 波长一般从 10cm 至数米,
            波高可达 20cm 或更高。
                 谢泼德( 1963 ) 曾对深海沉积物进行过分类, 现将其主要类型分述如下:
                 ① 棕色粘土( 红色粘土): 约占深海沉积的 38.1% , 大多数深海底大面积覆盖着红色
            或棕色粘土。它主要为粒径 <2mm 的粘土矿物和其他陆源稳定矿物的残余, 以及火山

            灰、 宇宙尘等, 常含放射虫及少量有孔虫, 碳酸盐含量 <30% 。
                 ② 各种生物软泥: 包括灰质软泥( 抱球虫软泥、 翼足虫软泥) 和硅质软泥( 放射虫软泥
            和硅藻软泥)。以生物成因物质含量 >30% 为特征, 非生物为粉砂级颗粒, 含量少。
                 ③ 锰结核: 是深海沉积中分布最广的自生沉积物, 其大小一般不超过 25cm , 它具有
            明显的同心层, 表明其沉积是间歇性的。锰结核在深海底分布广, 数量多, 局部集中, 其
            经济价值已受到人们的重视。
                 ④ 重力流沉积: 在深海相中常发育有重力作用形成的浊流沉积, 它可形成较大的厚
            度和较广的面积, 而且现在所见到的古代深海沉积也主要是浊流沉积。
                 沉积物重力流是指泥、 砂、 砾混杂的, 重力驱动的、 悬浮搬运的高密度底流。浊流是
            重力流中的一种沉积类型。
                 米德尔顿等( Middleton& Ham p ton , 1973 , 1976 ) 按沉积物支撑机理把重力流划分为四
            个类型, 即泥石流( 或碎屑流)、 颗粒流、 液化沉积物流和浊流。它们是统一机制下的连续统
            一体, 是沉积物重力流不同阶段的演化产物( 图6.42 ), 并且具有不同的沉积特征( 图6.43 )。
                a. 泥石流沉积:
                 泥石流是非牛顿流体的高浓度沉积物分散体, 具有屈服强度和高的粘性, 是水和粘
            土杂基支撑碎屑物质的块体流, 可发育在坡度 >1° 的山麓处, 也可分布在深水地区。如果
            该流体中粗碎屑含量较少, 粘土和水含量很高, 泥土支撑较粗的砂砾, 杂基的相对密度可
            达 2.5 , 砂砾漂浮在杂基之中, 则称为泥流( 狭义的泥石流)。碎屑流( 泥石流) 是含水的砾
            石级碎屑碰撞和杂基联合支撑的块体流, 含量较低的泥质和水除了提供浮力和屈服强度

            外, 还起到润滑作用。
                 泥石流( 碎屑流) 多呈厚层块状, 单个泥石流沉积厚度为几米到几十米, 粒级范围变
            化大, 杂基多, 颗粒分选磨圆差, 砾石直立和悬浮在杂基之中, 结构混杂, 可见反向粒度递
            变层理。



       180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