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3 - 石油地质基础
P. 193
图 6.41 丘状交错层理主要特征( 据沃克, 1979 )
( 三)半深海相沉积特征
半深海相位于水深200~2000m 的大陆坡地带。其沉积主要由泥质、 浮游生物和碎
屑三部分沉积物组成。其来源主要是陆源物质和海洋浮游生物, 其次为冰川和海底火山
喷发物。
半深海相沉积可归纳为下述几种类型:
① 各种颜色软泥: 包括蓝色软泥、 红色和黄色软泥、 绿色软泥。蓝色软泥是现代半深
海相中分布最广 的 类 型, 成 分 以 陆 源 粉 砂 质 粘 土 为 主, 亦 夹 有 大 洋 产 物, 钙 质 含 量 <
35% , 含 H 2 S , 为还原环境下形成, 可形成含有机质的蓝色页岩。红色和黄色软泥是蓝色
软泥的变种, 以粉砂质粘土为主, 含有碳酸盐, 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半深海或浅海陆
棚区。绿色软泥因含海绿石而呈绿色, 其成分为粘土、 硅质生物、 少量钙质及碎屑物质
( 主要为海绿石, 次为石英、 长石、 云母), 如英国白垩系发育的绿色页岩即为半深海相绿
色软泥成岩的产物。
② 碳酸盐软泥和砂: 碳酸钙可达 18%~90% , 浮游生物含量高, 砂粒为细砂和粉砂。
以含钙高区别于青泥, 以含粗粒物质多而区别于深海相钙质软泥。
③ 珊瑚泥和珊瑚砂: 在珊瑚礁形成的岛屿周围的陆坡上, 堆积了因礁体破坏而形成
的钙质碎屑和钙质软泥, 称珊瑚砂和珊瑚泥。珊瑚砂中常伴有软体类、 棘皮类、 有孔虫类
碎屑, 主要分布于半深海相的上部。
④ 火山泥: 系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灰堆积于半深海区而成。常为暗灰、 棕或灰黑色,
粒度比青泥稍粗, 成分主要为火山玻璃、 黑云母、 透长石等, 碳酸盐含量低于 28% 。
⑤ 冰川海洋沉积: 邻近冰川发育区的半深海中可见冰川沉积物, 成分主要为粘土和
分选很差的砂、 砾, 多发育在两极附近的半深海中。
⑥ 等深流沉积: 等深流是发生在半深海地区沿大陆坡坡脚等深线流动的远洋底流,
等深流沉积主要出现在陆隆区。最常见的等深流沉积包括泥级、 粉砂级、 砂级、 细砾级和
灰泥及生物屑沉积。
( 四)深海相沉积特征
深海相发育于大洋盆地, 水深在 2000m 以下, 平均深度为 4000m 。深海底阳光已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