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石油地质基础
P. 112
屑颗粒会更紧密地接触。颗粒之间由点接触发展为线接触、 凹凸接触, 甚至形成缝合状
接触。这种颗粒直接接触构成的镶嵌式胶结, 有时不能将碎屑与其硅质胶结物区分开,
看起来像是没有胶结物, 因此有人称之为无胶结物式胶结。
9. 支撑结构
碎屑结构的支撑类型可划分为两类, 即杂基支撑结构和颗粒支撑结构。在杂基支撑
结构中, 杂基含量高, 颗粒在杂基中呈漂浮状。在颗粒支撑结构中, 颗粒之间可有不同的
接触性质, 包括点接触、 线接触、 凹凸接触和缝合接触。这不仅仅是胶结形式上的差别,
从成因上看, 上述顺序即从点接触至缝合接触反映了沉积物在埋藏成岩过程中经受压
实、 压溶等成岩作用的强度和进程, 颗粒间缝合接触是成岩程度很深的特征。可见, 认识
碎屑岩的胶结类型和颗粒间接触的性质不仅对沉积环境分析有意义, 还可为碎屑岩的成
岩阶段分析提供依据。
三、碎屑岩的沉积构造
1. 沉积构造的分类
沉积岩的构造是指沉积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它是沉积
物在沉积期或沉积后通过物理作用、 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形成的。其中沉积期形成的构
造称原生构造, 如层理、 波痕等流动成因构造。沉积后形成的构造, 有的是在沉积物固结
成岩之前形成的, 如负荷构造、 包卷层理等同生变形构造; 有的是沉积物固结成岩以后产
生的, 如缝合线、 叠锥等化学成因构造。
沉积岩的构造种类繁多, 可按形态、 成因、 形成阶段等进行分类, 如表 5.4 所示。
表 5.4 沉积岩构造的分类
成因类型 沉积岩的构造类型
波痕: 流水波痕、 浪成波痕、 风成波痕、 干涉波痕与改造波痕、 孤立波痕、 皱痕
层理: 水平层理、 平行层理、 交错层理、 上攀砂纹层理、 波状层理、 压扁层理和透镜状层理、 波状层
流动成因构造
理、 递变层理、 韵律层理、 块状层理
流动侵蚀痕: 槽模、 沟模、 刻蚀、 冲刷—充填构造、 叠覆递变构造
层面变形构造: 干裂和脱水收缩裂隙、 撞出坑、 雨痕及冰雹痕
同生变形构造
层内变形构造: 负荷构造、 砂球和砂枕构造、 包卷层理、 滑塌构造、 泄水管和碟状构造、 碎屑岩脉
生物活动痕迹: 停息迹、 爬行迹、 觅食迹、 搜索迹、 层位迹
生物成因构造 生物扰动构造: 弱扰动、 中等扰动、 强扰动、 极强扰动
生长痕迹: 叠层构造、 植物根迹
化学成因构造 结核、 缝合线、 叠锥
其他沉积构造 鸟眼构造、 示顶底构造等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