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石油地质基础
P. 108

表 5.3  常用的碎屑颗粒粒度分级表

                            十   进   制                            2 的几何级数制
               颗粒直径 / mm                   粒   级   划   分                    颗粒直径 / mm

                 >1000          巨砾                           巨砾                >256
               1000~100         粗砾                           中砾               256~64
                                               砾
                100~10          中砾                           砾石               64~4
                                细砾                           卵石
                 10~2                                                          4~2
                                                            极粗砂                2~1
                                巨砂
                  2~1
                                                             粗砂               1~0.5
                                粗砂
                 1~0.5
                                               砂             中砂              0.5~0.25
                0.5~0.25        中砂
                                                             细砂             0.25~0.125
                0.25~0.1        细砂
                                                            极细砂            0.125~0.0625
                                                            粗粉砂           0.0625~0.0312
                0.1~0.05        粗粉砂                         中粉砂           0.0312~0.0156
                                               粉砂
                                细粉砂                         细粉砂
               0.05~0.01                                                  0.0156~0.0078
                                                           极细粉砂           0.0078~0.0039
                 <0.01                       粘土( 泥)                          <0.0039

                 碎屑岩的粒度特征是碎屑岩分类和命名的基础, 其他的分类命名( 如成分的、 成因
            的) 常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的。由于碎屑岩颗粒分选的差异, 常采用三级命名法对碎屑

            岩进行粒度分类。
                 ① 三级命名法。以含量 ≥50% 的粒级定岩石的主名, 即基本名; 含量介于 50%~
            25% 的粒级以形容词“ ×× 质” 的形式写在基本名之前; 含量在 25%~10% 的粒级作次要

            形容词, 以“ 含 ×× ” 的形式写在最前面; 含量 <10% 的粒级一般不反映在岩石的名称中。
                 ② 假如碎屑岩的粒度分选较差, 所含粒级较多, 但没有一个粒级的含量是 ≥50% , 而
            含量在 50%~25% 的粒级又不止一个。这时则以含量为 50%~25% 的粒级进行复合命
            名, 以“ ×× — ×× 岩” 的形式表示, 含量较多的写在后面。其他含量少的粒级仍按第一

            条原则处理。
                 ③ 若碎屑岩的粒度分选更差, 不但没有含量 >50% 的粒级, 而且含量为 50%~25%
            的粒级也没有或者只有一个。则应将此岩石的全部粒度组分分别合并为砾、 砂和粉砂三
            大级, 然后按前两条原则命名。
                2. 球度
                 球度是一个定量参数, 用它来度量一个颗粒近于球体的程度。在搬运过程中, 不同
            球度的颗粒表现不同。如在悬浮搬运组分中, 球度小的片状颗粒最容易被漂走, 因此在
            细砂和粉砂中常聚集有较大片的云母碎屑。在滚动搬运中, 则只有球度大的颗粒才最易




       94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