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5 - 石油地质基础
P. 125

质。岩体多呈透镜状和楔状体, 在靠近山麓的岩体一侧, 切割 - 充填构造很常见。沿剖
            面向上, 砾石成分常作有规律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河流切割其流经区域的不同母岩性质
            所决定的。
                 冰川角砾岩即通称的冰碛岩。其特点是成分复杂, 常可见新鲜的不稳定组分; 分选
            极不好, 大的砾石和泥砂混杂, 直方图上呈现多峰; 有时砂泥含量甚多, 砾石含量不超过
            50% , 与滨海( 湖) 砾岩相比, 具有较多细粒填隙物。砾石多呈棱角状, 有些碎屑常见几个
            磨平面, 从而使角砾岩形状极为特征, 如常见的所谓多面体砾石和熨斗状砾石, 砾石表面
            常有丁字形擦痕。层理不清, 常呈块状。砾石排列极为紊乱, 最大扁平面的倾角很大, 甚
            至直立。

                 二、砂岩

                1. 砂岩的一般特征
                 主要由砂( 2~0.1mm 的陆源碎屑颗粒) 组成的碎屑岩, 称砂岩。在砂岩中, 砂的含
            量应大于 50% 。
                 砂岩的碎屑成分较为复杂, 一般相对密度小的砂级颗粒最多, 重矿物数量不大, 通常
            小于 1% 。砂级碎屑组分以石英为主, 其次是长石及各种岩屑, 有时含云母和绿泥石等碎
            屑矿物。从结构上看, 砂岩由砂粒碎屑、 基质和胶结物三部分组成。基质和胶结物对砂
            岩都起胶结作用, 但成因不同, 基质是细粒的机械组分, 粒度上限一般为 0.03mm 。基质
            含量的多少反映岩石分选的好坏, 是介质流体性质( 密度和粘度) 的一种标志。胶结物是
            指直接从溶液中沉淀出来的化学沉淀物, 它有原生、 次生之分, 主要反映相应形成阶段的
            物理化学条件。应当指出, 在砂岩中, 粘土矿物除沉积期的机械成因物质外, 尚有成岩期
            时从孔隙溶液中沉淀生成的自生矿物( 如自生高岭石、 蒙脱石和绿泥石等)。后者也可能
            是在压实作用影响下, 由泥质岩屑变化而成。如杂砂岩中的绿泥石和绢云母常是由伊利
            石和蒙脱石转变而来的, 这种情况显然在成分和产状上与基质相似, 但并非原始机械沉
            积的, 不属于基质结构, 可称“ 似基质”。
                 砂岩的化学成分不一致, 这取决于碎屑组分和胶结物的成分。和岩浆岩的平均化学
            成分相比较, 砂岩中的 SiO 2 含量很高, 而 Al 2O 3 含量则大为减少, 这是由于砂岩是机械沉
            积作用的产物, 不稳定组分如长石和岩屑已被大量破坏淘汰, 而稳定组分石英却相对富
            集所致。砂岩的矿物成分越复杂, 其化学成分越近于岩浆岩, 如岩屑砂岩和杂砂岩。砂
            岩的化学成分由于其中存在胶结物而变化很大, 钙质、 铁质、 石膏质等胶结物的加入, 自
            然就增加了 CaO , Fe 2O 3 的含量。
                 在砂岩中, 成熟度是一个很有用的概念, 它是指砂岩中碎屑组分在风化、 搬运、 沉积
            作用的改造下接近最稳定终极产物的程度。因而, 成熟度的研究必须从碎屑成分的相对
            稳定性入手。一般来说, 不成熟的砂岩是靠近物源区堆积的, 含有很多不稳定碎屑, 如岩
            屑、 长石和铁镁矿物; 高度成熟的砂岩是经过长距离搬运, 遭受改造的产物, 几乎全由石

                                                                                              111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