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石油地质基础
P. 96
度、 水深、 水量等因素有关。
( 1 )搬运方式
流水搬运碎屑物质的方式, 即碎屑载荷的形式, 主要有两种, 即推移搬运( 或滚动搬
运) 和悬浮搬运( 或悬移搬运)。前者也可称推移载荷, 后者也可称悬浮载荷。至于跳跃
搬运, 它基本上属于推移( 或滚动) 搬运。
较粗的碎屑大都沿流水的底部移动, 滚动或跳跃式地前进。
较细的碎屑, 如粉砂和粘土, 在流水中常呈悬浮状态搬运。实验证明, 当沉降速度小
于流速的 8% 时, 即流速至少是沉降速度的 12 倍时, 颗粒才能呈悬浮状态, 较细的颗粒碎
屑之所以常呈悬浮状态, 主要与它们的沉降速度低有关。
( 2 )机械沉积作用
业已处于搬运状态的碎屑物质, 在一定的条件下, 主要是当流水的动力不足以克服
碎屑的重力时, 碎屑物质就会沉积下来。碎屑物质在流水中的搬运与沉积流速和颗粒大
小之间的关系最为关键。
流水把处于静止状态的碎屑物质开始
搬运走所需要的流速叫做开始搬运流速。
开始搬运流速要大于继续搬运业已处于搬
运状态的碎屑物质所需的流速, 即继续搬
运流速, 参看图 5.2 , 并说明如下:
颗粒开始搬运的水流速度要比继续搬
运所需的流速大, 这是因为始动流速不仅
要克服颗粒本身的重力, 还要克服颗粒间
的吸附力才能发生移动。
0.05~2mm 的颗粒所需的始动流速
图 5.2 碎屑物质在流水中侵蚀、 搬运、
最小, 而且始动流速与沉积临界流速相差 沉积和流速的关系( 据尤尔斯特隆, 1936 )
也不大。这说明砂粒质点在流水中搬运时
很活跃, 容易搬运, 也易沉积, 故常呈跳跃式前进。
大于 2mm 的颗粒其搬运与沉积的两个流速曲线更接近, 但两者的流速值也都是随
着粒径的增大而增加。故砾石不能长距离被搬运, 并多沿河底呈滚动式前进。
小于 0.05 mm 的颗粒, 两个流速相差很大, 因而粉砂 ( 0.05~0.005 mm ) 和 粘 土
( 小于 0.005mm ) 物质一经流水搬运, 就长期悬浮于水体之中不易沉积下来。而且它们
沉积之后又不易呈分散质点再搬运, 即使水速发生急剧改变, 也只是冲刷成粉砂质或泥
质碎块继续搬运, 故在海洋和湖泊的波浪带的沉积物中冲刷的“ 泥砾” 是常见的。
( 3 )碎屑物质在流水搬运过程中的变化
碎屑物质在流水搬运的过程中, 还将发生许多重大的变化。
首先是成分上的变化。作为母岩风化产物的碎屑物质, 其风化稳定性的差别是很大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