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2 - 石油地质基础
P. 172
三角洲的发育。
( 一)三角洲的发育过程
三角洲的发育一般包括两个过程, 即河口砂坝和河道分叉的形成及决口扇的形成与
三角洲的延伸。河流入海的河口区, 水流展宽和潮流的顶托作用使流速骤减, 河流底负
载下沉而堆积成水下浅滩。浅滩淤高、 增大, 露出水面, 形成新月型河口砂坝。水流从砂
坝顶端分成两股, 形成两个分支河道( 分流河道), 并向外侧扩展。分支河道向前发展, 在
河口处又会出现新的次一级河口砂坝( 图 6.21 )。这一过程的不断重复, 就形成了一个喇
叭形向海延伸的多岔道河网系统, 三角洲的雏形随之形成。分支河道不断向海延伸, 河
床坡度减小, 流速减缓, 河床淤高。坡度减小至一定程度, 泄流不畅, 洪水季节洪流冲决
天然堤, 呈散流倾泻于滨海平原或岔道间海湾, 流速骤减, 沉积物逐渐淤积而成决口扇
滩, 从而使三角洲在横向上逐渐扩大。
图 6.21 三角洲的发育过程( 据拉塞尔, 1967 )
( 二)三角洲的分类
三角洲是河流与海洋( 湖泊) 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者的作用强度不同以及沉积物粗细
的差异, 就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三角洲。
由于河流、 波浪、 潮汐对三角洲的形成起直接控制作用, 故很多学者主张按这三者的
相对强度来划分三角洲的成因类型。盖洛韦( Gal1owa y1976 ) 根据上述三种作用的相对
,
关系, 分析了世界上一些代表性三角洲, 提出了三角洲的三端元分类( 图 6.22 )。三角形
三个端元分别代表了以河流、 波浪、 潮汐作用为主的三角洲类型, 分别称为河控三角洲、
浪控三角洲和潮控三角洲。前者属建设性三角洲, 后两者属破坏性三角洲。
近期, 人们不仅考虑河流、 波浪、 潮汐三种能量作用的关系, 而且考虑三角洲沉积区
与物源区的关系、 三角洲平原河流类型以及三角洲沉积物的粗细。首先将三角洲划分成
扇三角洲、 辫状河三角洲和正常三角洲( 薛良清, 1991 ), 然后再根据河流、 海浪、 潮汐的相
对强度划分出河控、 浪控和潮控三角洲( 图 6.22 , 6.23 )。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