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9 - 石油地质基础
P. 169
2. 湖泊的分类
湖泊可从湖水的含盐度、 沉积物特点、 自然地理位置、 成因等方面进行分类。
按照含盐度可将湖泊分为淡水湖泊和咸水湖泊, 并以正常海水的含盐度 3.5% 作为
它们的分界限。另一种划分方案是以含盐度 0.1% 作为淡水湖和微咸水湖的界限, 以含
盐度l% 作为微( 半) 咸水湖和咸水湖的界限, 以含盐度 3.5% 作为咸水湖和盐湖的界限。
按照沉积物特征可将湖泊分为碎屑沉积湖泊和化学沉积湖泊。前者以陆源碎屑沉
积为主, 后者以化学盐类沉积为主。二者之间亦常有许多过渡类型。就其分布而论, 前
者较后者更为广泛。
按照湖泊所处的地理位置可分为近海湖泊和内陆湖泊, 按地貌分为高原湖和平原
湖。
按照湖泊成因可分为构造湖( 断陷湖、 坳陷湖)、 河成湖( 如鄱阳湖、 洞庭湖)、 火山湖
( 如长白山的天池)、 岩溶湖和冰川湖等。
中国石油工作者最常采用的湖泊分类方案是综合考虑构造作用、 气候和地理位置及
含盐度所划分的湖泊类型, 例如近海断陷淡水湖、 内陆坳陷盐湖等( 吴崇筠, 1992 )。
( 二)陆源碎屑湖泊沉积模式及亚相类型
1. 沉积模式
一个理想的陆源碎屑湖泊沉积模
式具有沉积物围绕湖盆呈环带状分布
的特点, 即从湖岸至湖盆中央大致依
次出 现 砂 砾 岩、 砂 岩、 粉 砂 岩、 泥 岩
( 图 6.19 )。然而, 实际情况要比理想
的湖泊沉积模式复杂得多, 这是因为
湖泊沉积物的发育往往受湖盆大小、
湖底地形、 湖岸陡缓、 距源区远近、 陆
源物质供应的充分程度以及气候条件
等因素的控制。例如, 湖盆面积小、 靠
近物源、 碎屑物质供应充分, 湖盆中央
图 6.19 碎屑湖泊沉积理想模式( 据特温霍费尔, 1932 )
亦可被砂质充满; 若定向风盛行, 湖滨
砂砾沉积仅可见于湖泊的一侧; 若湖岸陡, 滨湖沉积即可完全消失; 如果湖泊中有浊流作
用, 在深湖地区亦可发育粗粒物质的浊流沉积。
2. 亚相类型
根据湖水的相对深度和自然地理位置将湖泊划分为滨湖区、 浅湖区、 半深湖和深湖
区( 图 6.20 )。在此基础上, 根据沉积物特征和砂体类型, 将陆源碎屑湖泊相进一步划分
为滨湖、 浅湖、 半深湖、 深湖、 湖湾、 湖泊三角洲等亚相类型。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