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5 - 石油地质基础
P. 145

这一石灰岩分类方案采用了邓哈姆及冯增昭的石灰岩分类方案的“ 纲”, 即首先把石
            灰岩划分为三个大的结构类型, 即: Ⅰ. 颗粒—灰泥石灰岩; Ⅱ.晶粒石灰岩; Ⅲ.生物格
            架—礁石灰岩。
                 第 Ⅰ 大类颗粒—灰泥石灰岩分布最广。它的分类是两端元的, 这两个端元组分即颗
            粒与灰泥。颗粒与灰泥的相对百分含量, 定量地反映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和能量。因
            此表 5.6 的颗粒—灰泥石灰岩部分, 从下往上, 水能量逐渐增强, 即从静水逐步变为强动
            荡水。因此, 这一定量标志有重要的成因意义。
                 在颗粒石灰岩中, 如果能够较确切地把基质中的亮晶方解石胶结物和灰泥( 或泥晶)
            区分开, 也可以使用亮晶颗粒石灰岩和灰泥( 或泥晶) 颗粒石灰岩的术语。这两个术语均
            具有一定的成因意义。
                 第 Ⅱ 大类晶粒石灰岩, 基本上全由晶粒组成, 几乎不含其他结构组分。它又可根据
            晶粒的粗细, 再细分为粗晶石灰岩、 中晶石灰岩、 粉晶石灰岩、 泥晶石灰岩等。此处的泥
            晶石灰岩与颗粒—灰泥石灰岩中的灰泥石灰岩是一种岩石。除泥晶石灰岩外, 其他较粗
            的晶粒石灰岩大都是次生变化即重结晶作用或交代作用的产物。
                 第 Ⅲ 大类生物格架—礁石灰岩, 是一个独特类型的石灰岩, 其特征是含有原地的生
            物格架组分。
                 本分类的命名原则仍是三级分类命名原则。
                3. 石灰岩的主要类型
                 ( 1 )颗粒石灰岩
                 颗粒石灰岩常呈浅灰色至灰色, 中厚层至厚层或块状。岩石中颗粒含量 >50% 。颗
            粒可以是生物碎屑、 内碎屑、 鲕粒、 藻粒、 球粒( 团粒) 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粒径可以大
            至漂砾级, 最小到粉屑级。它们的填隙物可以是灰泥杂基或亮晶胶结物, 或两者均有。
                 颗粒的分选和圆度可以因搬运磨蚀程度而明显不同, 潮上或礁前环境形成的颗粒石
            灰岩中的颗粒多呈棱角状碎屑; 浅水波浪环境的颗粒石灰岩中的颗粒分选磨圆度良好;
            风成砂丘或海滩颗粒石灰岩中的颗粒分选磨圆度特别好。
                 冲洗干净、 分选好的颗粒石灰岩, 通常代表水浅、 波浪和流水作用较强烈的环境, 其
            中灰泥被簸选走, 颗粒被亮晶方解石胶结。波痕、 交错层理及冲刷构造常见。
                 ( 2 )泥晶石灰岩
                 泥晶石灰岩或称灰泥石灰岩, 一般呈灰色至深灰色, 薄至中层为主。岩石主要由泥
            晶方解石构成, 其中颗粒含量 <10% 或不含颗粒。这类石灰岩中时常发育水平纹理, 其
            层面常发育水平虫迹, 层内可见生物扰动构造。纯泥晶石灰岩常具光滑的贝壳状断口。
                 这类岩石中颗粒含量很低, 但颗粒的类型尤其是生物碎屑的种类为判断岩石沉积环
            境的重要标志。如含有底栖双壳类、 有孔虫及绿藻等局限环境生物, 则沉积于浅水环境;
            如含浮游生物则可能沉积于深水环境。泥晶石灰岩中如有藻类活动及随后发育的鸟眼
            构造, 则为潮间或潮上环境的典型标志。丘状的泥晶石灰岩内如有少量障积生物的支

                                                                                              131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