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石油地质基础
P. 27
水圈( h y dros p here ) 是由地表水体所构成的连续圈层。以海洋为主体, 并渗透到大气
圈、 生物圈和地壳表层中。
生物圈( bios p here ) 是指地表由生物及生命活动的地带所构成的连续的圈层, 是地球
上所有生命及生存环境的总称。地球上可能在 3.8Ga 前开始出现原始生物, 之后逐渐
演化占据地壳浅表层、 水圈、 大气圈底层不同空间; 生物圈的主体范围在地表至 200m 高
空、 水面到水下 200m 。水( water ) 是地球上的生命之源, 可以呈固、 液、 气三种状态; 水圈
由海洋、 冰川、 湖泊、 河 流、 地 下 水 等 组 成,
与生物圈交织在一 起, 其 中 淡 水 仅 占 总 量
的 0.009% ( 图 1.15 )。
地球外部圈层的运动、 相互作用及其对
固体地球表面的作用称为外动力地质作用。
其作用序列包括: 风化作用、 剥蚀作用、 搬运
作用、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2. 地球圈层的相互作用
地球各个圈层本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
子系统, 但是各圈层之间又相互作用、 有机
地联系在一起, 构成统一的动力地球系统,
使地球充满活力。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
图 1.15 水圈中水量的分布
力地质作用也是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共同
( 据 Tarbuck & Lut g ens , 1997 )
存在的。内动力地质作用导致地壳物质的
不均匀分布和地表的起伏, 外动力地质作用则导致地表夷平、 均匀化。
大气圈与水圈的相互作用形成各种气象现象。大气是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促进地表形貌变化的重要地质营力和媒介。大气运动受地球运
转、 日月引力等因素控制。水圈的循环运动受地球运转、 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水圈与
大气圈、 地壳间的物质与能量转换, 成为改造陆地表面形貌的主要媒介与营力,“ 削高填
低” 是水在地表活动的基本规律。
生物圈中的生物分布极不平衡, 受太阳辐射量、 气候、 地形、 地质、 大气环境、 水环
境等因素的影响。现今地球上已被发现和鉴别、 定名的生物种类已达 200 万种, 其 中
动物 150 万种, 植物 50 万 种。生 物 圈 与 大 气 圈、 水 圈、 岩 石 圈 层 间 相 互 渗 透、 相 互 作
用、 相互交错分布( 图 1.16 )。现代人类活动已构成了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 应加以重
视。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