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0 - 石油地质基础
P. 160
口扇两个沉积微相( 图 6.9 )。
① 天然堤沉积: 河流在洪水期因水位较高, 河水携带的细、 粉砂级物质溢出河道沿河
床两岸堆积, 形成平行河床的砂堤, 称天然堤。它高于河床, 并把河床与河漫滩分开。天
然堤两侧不对称, 向河床一侧坡度较陡。每次随洪水上涨, 天然堤不断加高, 其高度范围
与河流大小成正比, 最大高度代表最高水位。弯曲河流的凹岸天然堤一般发育较好, 凸
岸天然堤逐渐变为边滩的上部, 尤其在较小河流中, 天然堤和边滩上部交互出现, 很难分
开。天然堤主要由细砂岩、 粉砂岩、 泥岩组成, 粒度较边滩沉积的细, 比河漫滩沉积粗, 垂
向上突出的特点是砂、 泥岩组成薄互层。层理构造以小型波状交错层理、 上攀交错层理、
槽状交错层理为特征, 其垂向序列是下部砂质岩发育交错层理, 上部泥质岩则发育水平
纹层( 图 6.11 )。天然堤常间歇性出露水面, 故常有钙质结核的发育, 泥岩中可见干裂、 雨
痕、 虫迹以及植物根等。岩体形态沿河床两侧呈弯曲的砂垄。随着河床迁移, 天然堤随
边滩不断扩大、 增长, 形成覆盖边滩之上的盖层, 故古代天然堤岩体呈面状分布。
图 6.10 边滩沉积的层理垂向层序 图 6.11 天然堤层理构造垂向序列( 据柯尔曼, 1969 )
( 据伦纳克, 1973 ) 1 —无内 部 构 造 的 砂 和 粉 砂, 分 选 差, 偶 有 波 状 层 理;
1 —河床滞留沉积; 2 —大型交错层理; 3 —水平 2 —大型交错 层 理; 3 —水 平 层 理; 4 —小 型 波 状 交 错 层 理;
纹层; 4 —叠覆波痕状纹理( 爬升波纹交错层理); 5 —叠瓦状波状层理( 爬升波纹交错层理); 6 —平行层理的
5 —小型波状交错层理; 6 —泥层 粉砂质粘土, 具虫孔
② 决口扇沉积: 如果天然堤不被破坏, 河床随沉积物迅速增厚而升高, 最后反而高出
旁侧的河漫滩, 洪水期河水冲决天然堤, 部分水流由决口流向河漫滩, 砂、 泥物质在决口
处堆积成扇形沉积体, 称为决口扇。它附属于河床之侧, 与天然堤共生。决口扇沉积主
要由细砂岩、 粉砂岩组成。粒度比天然堤沉积物稍粗。具小型交错层理、 波状层理及水
平层理, 冲蚀与充填构造常见。常有河水带来的植物化石碎片。岩体形态呈舌状, 向河
漫平原方向变薄、 尖灭, 剖面上呈透镜状。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