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9 - 石油地质基础
P. 139

心层的颗粒, 成因与藻鲕相同。核形石处于静止状态时, 同心层在其与海底接触的部分
            基本停止生长, 而面向上的部分则继续生长。由于核形石在生长过程中受水动力作用而
            间歇性滚动, 从而形成不规则的同心增长层。与藻鲕相比, 核形石较大, 其直径 >2mm ,
            一般为 10~20mm , 同心层粘结物较多、 较模糊, 而且厚度变化更明显。
                 鲕粒、 藻鲕粒、 藻灰结核等具有同心层的颗粒也可统称为“ 包粒”( coatedg rain )。
                 ③ 藻团块: 也是藻类粘结增长而成的颗粒, 但它不具同心层结构。
                 球粒指较细粒的( 粗粉砂级或砂级)、 由灰泥组成的、 不具特殊内部结构的、 球形或卵
            形的、 分选较好的颗粒。
                 球粒的成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机械成因, 即是一些分选和磨圆都较好的粉砂级或
            砂级的内碎屑。另一种是生物成因, 即是由一些生物排泄的粒状粪便形成的, 这种成因
            的球粒亦称粪球粒( fecal p ellet )。在古代和现代沉积中, 绝大部分球粒是粪球粒。
                 粪球粒呈卵形或椭球形, 分选甚好, 有机质含量一般较高, 在薄片中呈暗色。这是鉴
            别粪球粒的重要特征。形成粪球粒的生物有多种, 如一些蠕虫类、 腹足类、 甲壳类动物
            等。巴哈马台地上的粪球粒主要是软体动物和甲壳类产生的; 佛罗里达湾的粪球粒主要
            是沙蚕类蠕虫和甲壳类动物( 特别是美人虾callianasa ) 产生的; 波斯湾地区的粪球粒主要
            是腹足类蟹守螺产生的。粪球粒可形成于多种环境, 如潮坪、 潮下带、 深水盆地等, 但由
            于粪球粒刚形成时是松软的, 极容易破碎或压实, 因此只有在石化较快且能量低的环境
            ( 如潮坪) 中才能保存下来, 而在能量较高的环境中, 粪球粒是少见的。
                 生物颗粒( skeletal g rain ) 是指生物骨骼及其碎屑, 也可称“ 生屑”、“ 生粒”、“ 骨粒”、
            “ 骨屑” 等, 其类型包括腕足类、 棘皮类、 腹足类、 头足类、 瓣鳃类、 三叶虫、 介形虫、 有孔虫、
            层孔虫、 海绵、 珊瑚、 红藻、 绿藻、 轮藻等各种钙质生物化石。
                 生物颗粒是碳酸盐岩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鉴定主要靠形态、 结构( 如晶粒结构、 纤状
            结构、 片状结构、 柱状结构等)、 成分等多种标志。
                 ( 2 )泥
                 泥是与颗粒相对应的另一种结构组分, 是指泥级的碳酸盐质点, 它与粘土岩或粘土
            质砂岩中的粘土泥是相当的。“ 微晶碳酸盐泥”、“ 微晶”、“ 泥晶”、“ 泥屑” 等是它的同义
            语。根据具体成分, 可分“ 灰泥” 和“ 云泥”。灰泥是方解石成分的泥, 也称“ 微晶方解石
            泥”; 云泥是白云石成分的泥。
                 关于泥与颗粒的界限, 一般以 0.005mm 为界。
                 在现代碳酸盐沉积物中, 灰泥大都由针状文石组成, 这种针状文石晶体的平均长度
            接近 0.003 mm , 宽度约为长度的 1 / 10 ; 在古代石灰岩中, 泥晶方解石的粒度通常小于
            0.005mm 或 0.01mm , 至于受重结晶作用而变粗的晶粒, 那是另一回事, 那已属于晶粒
            的范畴了。因此, 用 0.005mm 作为灰泥的上界, 比较合适, 而且也与粘土泥的粒度上限
            一致, 便于碳酸盐岩和陆源岩石的粒度对比。
                 有三种成因的灰泥。第一种是化学沉淀作用生成的灰泥。现代海洋沉积物中的针

                                                                                              125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