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石油地质基础
P. 84

图 4.8  角砾状结构( 构造角砾岩)                图 4.9  碎裂结构及碎斑结构( 据 Harker , 1956 )
                                                        ( a )碎裂结构, 辉长岩经动力变质作用
                                                        而成;( b )碎斑结构, 花岗岩经动力变质
                                                                  作用而成
                 糜棱结构指矿物颗粒几乎全部破碎成微粒状( 或细粒至隐晶质), 并在应力作用下发
            生了矿物的韧性流变现象, 破碎的微粒呈明显的定向排列, 形成明显的定向构造( 条带、
            条纹), 其中可残留少量稍大的矿物碎片( 碎斑, 常为石

            英、 长石等), 称为糜棱结构 ( 图 4.10 )。 当碎粒 直 径 <
            0.02mm时, 可称为超糜棱结构。
                 ( 二)变质岩的构造
                 变质岩的构造是指变质岩中各种组分的空间分布
            特点及其排列状态。按其成因也可分为三类: 变余构
            造、 变成构造和混合构造。
                1. 变余构造
                                                                  图 4.10  糜棱结构( 糜棱岩)
                 变余构造或称为残留构造, 是指岩石经变质作用
            后, 仍保留着原岩的某些构造特征的现象。变余构造是恢复原岩性质的重要标志。
                 由岩浆岩( 侵入岩和喷出岩) 所形成的变质岩中, 常见的变余构造有变余流纹、 变余
            气孔 - 杏仁及变余枕状、 变余条带等构造。
                 副变质岩中常见的变余构造有变余层理构造、 变余泥裂构造、 变余波痕构造等。
                2. 变成构造
                 变成构造是指变质作用过程中, 主要由变质结晶和重结晶作用所形成的构造, 其类

            型多, 是变质岩中重要的构造类型, 常见的类型有:
                 ① 板状构造: 在应力作用下, 页岩或泥岩等一些柔性岩石常产生一组密集平行的破
            裂面———劈理, 此破裂面一般与层面斜交, 整齐光滑( 图 4.11a )。原岩组分基本上没有重
            结晶, 有时有少量的新生矿物, 如绢云母、 绿泥石等。岩石晶粒细, 肉眼分辨不出颗粒, 常

            有变余泥质结构。
                 ② 千枚状构造: 变质重结晶程度不高, 矿物颗粒肉眼还不能分辨, 仅在片理面上见有

       70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