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2 - 石油地质基础
P. 132

计杂砂岩约占全部砂岩的 1 / 5 到 1 / 4 。
                 杂砂岩的形成条件与长石砂岩类似, 即需要侵蚀、 搬运及沉积的快速进行, 这可使物
            质不发生完全的化学风化。和长石砂岩一样, 杂砂岩可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 既可以

            形成于湿热条件, 也可以形成于干旱的或寒冷的气候条件。
                 杂砂岩所反映的来源区与长石砂岩不同。长石砂岩反映了花岗质岩石的来源区, 而
            杂砂岩由于含较多的石英和长石, 并常混有低级变质岩屑, 甚至火山岩屑, 表明它比长石

            砂岩来源区更富于变化。
                 典型的杂砂岩通常堆积在急速沉降的活动构造单元中, 并且主要是在较老层系的复
            理石建造中, 因此, 目前不少人认为大多数杂砂岩是海相浊积岩。但据目前所知, 浊流环
            境并不只限于海相, 所以, 一些厚度不大、 稳定组分含量较低的杂砂岩也可以见于非海相
            环境中, 如辽河坳陷西部第三系和黄骅坳陷北部第三系均发育有深湖相浊积岩。另外还
            应指出, 杂砂岩虽常产于浊流成因的砂岩中, 但浊积岩并不全属杂砂岩。

                 三、粉砂岩

                1. 一般特征
                 主要由 0.1~0.01mm 粒级( 含量 >50% ) 的碎屑颗粒组成的细粒碎屑岩称粉砂岩。
            通常, 按颗粒大小又可分为粗粉砂岩和细粉砂岩两种, 前者粒级范围是 0.1~0.05mm ,
            后者是 0.05~0.01mm 。
                 从外貌和性质上看, 粗粉砂岩很像砂岩, 可以作为油气的储集岩; 而细粉砂岩尤其是
            富含粘土物质的细粉砂岩, 都或多或少具有粘土岩特性, 可以成为生油层。
                 在粉砂岩的碎屑岩中, 稳定组分较多, 成分较单纯, 常以石英为主; 长石较少, 多为钾
            长石, 次为酸性斜长石; 岩屑极少或不存在, 常含较多白云母。
                 重矿物含量比砂岩多, 可达 2%~3% , 多为稳定性高的组分, 如锆石、 电气石、 柘榴

            石、 磁铁矿、 钛铁矿等。
                 粘土基质含量一般相当多, 常向粘土岩过渡形成粉砂质粘土岩, 碳酸盐胶结物较常

            见, 铁质和硅质较少。
                 磨圆度不高, 和砂岩相比, 在相同的搬运条件下, 粉砂碎屑具有更低的磨圆度, 特别
            是细粉砂多呈悬浮负载, 故几乎总是棱角状的。分选性一般较好, 当有较多砂粒混入时

            可以较差。
                 粉砂岩常见薄的水平层理及波状层理, 交错层理较少, 多为小型的, 且斜层倾角比相
            邻的砂岩小得多。粉砂岩饱含水后易于流动, 故常见水平滑动所形成的包卷层理等变形
            构造。
                2. 分类和主要类型
                 粉砂岩的进一步分类可根据粒度、 碎屑成分和胶结物成分。根据粒度, 除一般分为

       118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